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陈金培:阿里巴巴未来的云战略
Published 9月 3rd, 2012 by 百晓生

陈金培:阿里巴巴未来的云战略

[背景]Amazon早在2006年便开始云计算商用,2007年初阿里巴巴集团成立阿里软件探索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2009年创建阿里巴巴云计算,2010年关闭阿里软件。就阿里巴巴集团未来的云战略,记者对阿里云计算业务总经理陈金培进行了专访,以下为主要内容:

一、未来是云计算服务的时代

在IT业界的热点讨论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毫无疑问占据两席,云计算时代也是企业IT转型的关键点。以往企业想要具备随需可用的基础设施,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需要自己购买服务器和电脑等硬件设备对接大型的应用,更有甚者专门构建的数据中心,这样的花费并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的。

谈到云计算的优势,阿里云计算业务总经理陈金培认为,未来是云计算服务的时代,企业不再需要购买庞大的设备,只需要以互联网服务的形式接入到云计算平台,进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打个形象的比方,以往企业用电可能会购买发电机,但是现在只需要一根电线就可以满足企业需求了。另外,由于中国中小企业的IT基础设施相比美国等市场更加薄弱,迁移成本较低,因此在云计算服务到来之际更容易迁移到云服务。

二、平台之间的差异性解读

面对国内数家企业纷纷投身云计算,陈金培认为,虽然国内企业都在涉足云计算,但是国内真正能够做云计算平台的不会超过3家,云计算本质是一种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同时云计算平台需要面临很高的技术挑战,而且没有大规模应用场景的打磨,平台化无法实现。

三、云计算要真正做到为用户服务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要有足够的规模。
2、要有极低的成本,成本足够低用户才会用。
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做云平台,是因为阿里集团拥有阿里巴巴、淘宝和支付宝等国际上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做支撑。

四、阿里云平台和其他国内云平台的两大差异

第一、阿里云的定位不同。阿里巴巴的定位是做云计算的基础平台,不会做上层应用直接给用户用。新浪和百度会做云存储方面的应用,给最终的消费者使用。而业界很多做网盘和云存储的应用开发商选择和阿里云合作,基于阿里云平台开发出最终应用,给消费者使用。

陈金培认为,未来云计算是一个极大的产业链,就像电力产业链一样,阿里云不会生产电器。对于这种定位,我们可以把阿里云看做是一个戏台,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台上“唱戏”。

第二、阿里云和其他云平台服务商的技术路线不同。比如用户使用盛大的服务,需要另外购买硬盘做备份,类似于亚马逊的模式。但是用户一旦忘记备份数据,往往存在数据丢失的隐患,而阿里云平台的用户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这个技术路线,陈金培认为这非常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中国的用户在购买云服务的时候往往需要平台提供商解决所有的问题,用户不需要参与更多的工作就可以享受云服务。阿里巴巴的最大优势就在这里。阿里云自写第一行代码开始,就符合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

由于阿里巴巴服务于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非常了解用户的使用需求和习惯,而这就是阿里云的经验所在。正如陈总所言,亚马逊的模式很难在中国落地生根,很大程度上是难以符合国内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

五、国内外云计算的差异

目前国外真正大规模商用的云计算平台就是亚马逊,谷歌云服务还不成规模。云服务模式上没有本质的差别,阿里云和亚马逊都是采用互联网服务模式,用户只要登录互联网就可以选择并接入云服务。另外根据用户习惯的不同以及本地带宽和基础设施的差异,平台的计费模式会略有不同。

就阿里云而言,和国外的亚马逊云平台最大的不同就是技术模式上的不同,立足本地化,全方位的满足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

六、国内云平台发展的阶段

陈金培认为,尽管已经有了几年的积累,但是国内的云计算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做到大规模商用的云平台仅有阿里云,而盛大也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用户规模相对较小。云计算是靠用户规模呈现的,用户数量一方面决定了平台商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决定云计算平台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没有实际的用户数量,无法验证平台的能力。同时,很多公司都有能力开发虚拟主机给用户使用,但是真正的云计算不是简单的虚拟化。

反观美国市场,商用云计算已经发展了5-6年的时间,用户的习惯更加成熟。但是如果从国外成熟市场向中国市场迁移的话,陈金培认为,技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适应用户习惯的转变很难。正如当前世界排名非常靠前的互联网公司中,已经有众多中国公司的身影,包括百度、阿里以及腾讯,但这些公司的今天要服务美国用户也很难。

七、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是阿里云下一个目标

对于阿里云未来的发展,陈总认为,阿里云的可用性方面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不断改进技术,降低用户使用成本。计算如果要变成一项公共设施的话,成本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未来云服务的成本不断的降低,希望未来用户在使用云服务的时候不会被成本困扰。就像用户使用电器一样,不会太多的考虑多用一个小时会增加多少用电成本,当然要真正走到这个阶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八、阿里云承载着阿里巴巴的双重梦想

记者曾经采访新浪SAE首席架构师丛磊的时候得知,新浪就是SAE的重要用户,而阿里巴巴同样也是阿里云的首要用户。在谈到阿里云平台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构想时,陈总认为,一方面阿里云本身就要给阿里巴巴集团服务,阿里巴巴的系统会架构在云计算平台之上。同时,阿里集团拥有一个庞大的生态圈,很多的企业都在围绕着淘宝、支付宝的平台生存、发展,他们都需要和淘宝、支付宝进行对接,不仅是系统上的,更重要的是数据上的,阿里云要为这些企业服务,未来阿里巴巴要成为数据分享的第一平台。数据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但同时数据的分享需要立足于统一的平台。

另一个方面,阿里云希望各种各样的ISV、买家、卖家以及服务商都构架在阿里云之上,这样所有的数据都可以方便的进行分享。比如一个企业会有大量的数据,订单的数据,卖家的供应链数据,这些数据存在不同的系统中,未来是要打通的。

据悉,通过阿里云的弹性扩展和统一平台,原来1万单交易经过促销之后猛增至3万单都可以很轻松的进行处理。

没有云计算平台,电子商务未来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今年京东和苏宁的价格战,苏宁易购的网站一开始就“瘫痪”了,不管是京东进行比价的员工还是消费者,基本都无法登录,而且长达两小时。去年京东的促销活动也一度让系统瘫痪。

八、私有云不能算做云计算

谈到未来云计算发展的趋势,陈总认为未来的云计算的真正发展需要规模化,而且是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在阿里云看来没有私有云这一个概念,私有云充其量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在云计算之下进行了包装而已,云计算的很多优势实际上根本做不到。

【来源:IT168 作者:景保玉】

以上内容由@淘宝百晓生(BaiXiaoSheng.NET)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Previous Post 肖锋:阿里虚拟信用卡使用帮助

Next Post 肖锋:中国外贸路在何方?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大侠

阿里云 阿里巴巴云计算 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软件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