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柳青:我对企业创新的3点体会
Published 6月 21st, 2014 by 百晓生

柳青:我对企业创新的3点体会

百晓生(BaiXiaoSheng.Net)注:2014年6月13日,高盛(亚洲)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柳青发表主题演讲,她表示世界上成功的业务模式都是最精准把握到了用户需求。

我自己是做私募股权投资的,在高盛,我们这个部门是干什么?就是投到企业里去,作为企业的投资人,我们是中国来的最早的一批做投资的,我们这个团队投了非常多经典的项目,这个团队的人不多,就是20多个人,做的事情都是跟企业家打交道,讨论企业的问题,所以看的问题可能是更微观的层面,所以今天来这里了解很多宏观、政策上的指引,还是非常受启发的。

今天给我的题目是谈创新的,所以更多的还是站在创新的里面来谈一谈一些体会,主要是三点。

1、创新的形式是多样的,因为大家一般谈起创新的时候主要想到的就是苹果、谷歌、特斯拉,这些都是非常前沿的产品和技术,但是在中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不具备这个基因,或者是不具备这个资源,那他们怎么办?其实怎么让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逐渐进行微创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事情,创新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产品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是经营模式的创新,甚至可以是机制的创新,那我这里想举一个机制创新的例子。

我有一个企业家朋友,很早的时候就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开了很多的产品,现在企业壮大了,他的企业的创新力度逐渐降低了,因为他的团队都是主要投入在如何把已经投资的产业做好?那他怎么应对这个问题?这个老板还是非常聪明的,就把自己的十几个事业部变成了子公司的形式,这样子就很大了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为这个企业未来10年、20年的增长又赢得了时间和机会,我觉得这点是大家可以借鉴的,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是企业家的朋友,或者是每天去思考这些问题的,这些是很有意思的问题,这是第一点就是说创新的形式是多样化的。

2、在我们现在说的新经济模式下,是要把握用户的需求的,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是做传统销售的,如果你是在做这方面业务的话,你的感受会非常的明显。我再说一个例子,我们投资的企业,是一个非常扎实的消费零售企业,在全国有几千个网点了,然后做的业务、品牌、产品都非常的好,口碑也很好,但是老板很纠结,我到底要不要做电商平台?这个可能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挑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都在做电商。

我们讨论了很多是做的好处是很多的,但是成本是很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独立电商的,对于他这样的企业到底要不要做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一起讨论:就是你要做的目的是什么?对你的企业来说,品牌已经有了,每天的销售额增长50%以上,做电商的好处是带来的渠道、知名度,这两点他都有了,他说我要的是用户的信息,因为他的产品都是在百货公司,他不知道是谁买了他的产品,所以他完全不了解自己的用户是谁?

这样的企业即使你今天做100亿也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再一次总结说你今天就不要去做店铺了,因为你想要的是用户,怎么做?先去线下做你的店铺用户,就像小米一样,给他的手机上装一个应用软件,给他打折。

其实你看今天世界上成功的业务模式都是最精准的把握到了用户的需求。

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在美国投了一家公司,他是做打车软件的,是在旧金山,旧金山是一个山城,当年很多人都打不到车,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打车软件,就是在司机和用户之间装一个APP,这个公司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最先的时候这个估值是多少?是170亿美金,为什么会给这么一个简单的技术这么高的一个估值,因为他知道你什么时间需要出行?而且知道你一般去的路径,这是最重要的用户信息,而且它是移动终端的用户,日本为什么移动终端发展的这么好?除了大家在手机玩游戏以外,跟日本出行的结构很有关,日本大多数人是不开车的,都是在坐地铁或者是公共汽车,在地铁、公共汽车上人的手是闲着的,都是在玩手机,所以这个很好的一个入口,还有像我们以前投的一家企业叫分众传媒,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大家在等电梯的时候都没有事情干,我就在大楼里面装一个屏幕,让你看广告好了,这除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还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今天这个信息量这么大的社会,最重要的是精准的投放,所以他成功了。

我们还投了一家企业叫爱康,他是最开始的时候捕捉到的用户需求是什么?就是所有人在网上预约(看病是很困难的),所以他就弄了这么一个软件,大家都很希望去体检,但是不想去医院,所以就做了这么一个体检的软件,所以这样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是今天业务模式的创新的一个关键。

3、我觉得我感受其实最深的一点就是创新其实是一种文化,我们今天都在提创新,我们提的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模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只能跟企业赢得一时的成功,赢不了一世的成功,因为今天的变革太大了,都是颠覆式的,我们在中国原来积累的最深的体会是我自己个人,我觉得我见了很多很多的老总,他们有非常有意思的特点,一个是10亿级企业的老总和一个100亿级和一个1000亿级别企业的老总的人格是不一样的,有一个共性的区别,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今天你看1000亿或者是100亿企业的老总们,你再反过来看看他们的一个共性,就是对文化的支持,所以创新是这种文化。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7个馒头的理论,就是说一个人吃了7个馒头他吃饱了,于是我们大家今天坐在一起都在研究他第7个馒头是怎么吃的?是怎么吃的?是以什么形式吃的?然后我们在这边总结规律,说他创新成功了,但是不知道他前面吃了6个馒头,那么什么样子的企业有勇气吃了6个馒头以后失败了,还有勇气去吃第7个馒头,这就是一个有创新型的企业。

乔布斯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永远有一种创新的劲头,我觉得这是一个企业最终会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自己觉得我们做投资人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因为我们天天就是在看企业,我们看看跟企业家打交道,总结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在这里我们总是会试图总结一些规律,把它分享给一些需要的人们,我觉得这个是大家在一起交流的依据。

再次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希望本次大会能够圆满成功,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收获,谢谢!

©以上内容由专业电商媒体百晓生(BaiXiaoSheng.Net)整理
☞觉得本篇文章不错,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
【百晓生:高盛柳青分享个人对创新的体会】http://baixiaosheng.net/4547

Previous Post 辜胜阻:产业、创新和资金联动

Next Post 沈海寅:360如何看待智能硬件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武功

创新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