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姚劲波、杨浩涌说腾讯投58
Published 6月 30th, 2014 by 百晓生

姚劲波、杨浩涌说腾讯投58

腾讯投58,姚劲波和杨浩涌这么说2014年6月27日,腾讯公司在港交所信息披露网站上宣布,已斥资7.36亿美元投资获得58同城完全摊薄后19.9%的股份,交易完成后,腾讯成为58同城第二大股东,第一大机构股东。(百晓生注: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及管理团队仍为第一大股东,由于58采用的是AB股权结构,姚劲波及其管理团队以1:10的比例占股,姚劲波及其管理团队依然具有超级投票权,而腾讯仅享有15%投票权。)而在1个月前,姚劲波发了一封内部邮件“58同城将在自危中变革”,直言未来一年内会主动淘汰10%的主管和经理级员工,希望一切回归用户。

这次引入腾讯的投资,姚劲波究竟有着怎样的考虑?赶集网如何看待老对手的布局?听百晓生慢慢道来。

一、姚劲波:“58选择接受腾讯方面的注资,并不意味着就是选择了站队,未来58会继续以开放的态度加强与BAT间的友好合作。虽然腾讯此次注资为100%现金交易,但58同城并不急于进行资金层面的战略调整,而依然会按照此前规划好的‘10亿美金投资、并购’的路径前行”。

---以下是姚劲波的具体说法---

我们和腾讯方面谈下合作,也就十来天时间。当时是到硅谷赛之后的第二天,可能也是由于大家都到了国外,外界沟通就少了,这样大家也就有机会聊一些比较深的问题。

当时我是跟吴宵光聊这个事情,其实根本在开始不是在聊58,我们当时在聊京东这个案子,就觉得腾讯给了京东很多帮助,而京东也借助腾讯做了很多未来的布局,值得我们思考。所以吴就说可以考虑一下腾讯吧,我回来之后就又去跟腾讯(包括pony)又去见了几次,就敲定了这个事情。

之所以选择和腾讯合作,是有两个因素:一是腾讯确实有很大的流量,不管是在PC还是在移动上占据着入口。但腾讯本身没有很好地办法来变现,也没有很好地办法来转化为用户的价值,而我认为这些入口对58是有巨大的价值的,58的产品可以跟腾讯的很多流量和资源无缝的对接起来。

第二点在于58是一个没有社交关系的网站,(在58上发信息的)很多人都是匿名不认识的人。所以我们引进(腾讯的)社交关系,是希望让发布信息的人和看信息的人的信任度得到提高。你以后浏览到的信息知道是你的朋友发的(虽然不知道他是谁),或者是朋友的朋友发的,,这样信任度可以得到提高,腾讯会把这种社交关系传送给58。

所以我们的合作,除了流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交关系上,能让58体验得到提升,未来腾讯的接口上,该有的地方都会有,只要对双方有好处。

有人问我们是不是为了收购拿钱,其实不是。虽然投资并购本来就是58的既定策略,但钱对于58是最不需要的,因为58本身每个季度是盈利的,我们本身有好几亿美金在账上,所以这次合作其实还是看重资源的合作。

百晓生点评:对于58同城来说,钱是这次交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1、据58同城公关负责人透露,此次交易等同于财务投资,不涉及与腾讯相关业务的整合。交易完成后,腾讯和58同城将互为本地服务领域的优先合作伙伴,双方将借助彼此的平台优势,联合建设下一代的O2O本地服务。但在2014年5月,姚劲波对外回应称不会投靠巨头,继续保持独立发展。

2、从58发出的新闻稿中得知,此次交易,腾讯将以每股20美元的价格向58认购36,805,000股A类和B类普通股。作为本次交易的一部分,58同城将用部分融资金额向上市前投资人回购27,603,750股普通股(套现5亿多美金),而在2014年5月上旬,58同城账面现金约有5亿美金左右,哈哈,你懂的。这也是为啥要小马哥全款支付啦!

随后2014年6月30日,姚劲波专门就此事发了一封内部邮件,附在本文尾部。

二、2014年6月28日赶集网杨浩涌内部邮件:关于腾讯入股58同城

各位赶集同学: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腾讯入股58同城的消息,这一消息也让分类信息走到了中国互联网更核心的聚光灯下,在美国,从打车应用Uber到短租的Airbnb,在中国,从团购到点评再到分类广告,都让大家看到,下一个诞生千亿美金互联网机会一定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一在美国超过GDP70%,中国超过GDP50%并且不断高速增长的领域。

无论上市还是站队,赶集一直的战略是以为企业长远发展最有利为前提。虽然投行早就排队在门口,我们选择不抢上市,是因为不想让赶集过早套上华尔街的压力,失去战略执行上的灵活性。不站队,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因盲目选择而失去独立性。

我们也看到,2014年5月的第三方团购数据美团的快速成长以及6月淘宝天猫的惊人数据,在本地生活服务这一领域,站队从来不会影响行业的格局,但是我们会!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波最大的浪潮,在本地生活服务,谁会是最大的赢家,更取决于我们自己!

数据说明一切,在过去的半年里,赶集的营收增速是同行的两倍以上,招聘的流量优势持续扩大,整体流量已经与同行接近持平,移动端的增长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机遇与挑战并存,因为赶集的坚持,我们获得更多机遇。十年来,赶集经历了很多,我们战胜了分类信息行业洗牌和移动互联时代变革的挑战。今天,更多的挑战来自赶集自己,来自每一个赶集同学,沉得住气,坚定决心,为用户提供尖叫的产品体验,为客户提供超值的商业价值。我相信赶集会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我也相信在未来,分类信息会越来越走向前台,被关注是好事,被关注会让我们跑的更快,蛋糕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生活服务会成为比电商更大的行业。赶集会和所有员工,客户和代理商一起分享这样的荣耀和红利!

58还是那个58,赶集永远是赶集!

谢谢你们!
杨浩涌

百晓生点评:赶集网,啥都有,就是缺一个干爹!这封邮件 ,一来安抚军心,二来招商引资,嗯。快了,干爹快来了。

附:就腾讯投资58同城一事,姚劲波内部邮件全文

各位同学, 大家周末应该从新闻里面得知了,腾讯以7.36亿美元入股58同城获得了19.9%的股份。这是目前为止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和O2O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这次交易,进展很快,从开始谈判到结束总共10天搞定,但由于保密的需要,没能和内部哪怕是大部分高管沟通,实际上我是很想早点听到大家意见的。

我向大家解释一下这个交易的几个细节:

1、交易价格40元每ADS,价格取的是谈判时点的过去30日均价,我们并没有为引进腾讯而打折;

2、在交易后期美股市场形势很好,我们股票也涨了不少,但我们基金股东依然决定牺牲利益欢迎腾讯加入;

3、腾讯获得了约15%的投票权,管理层保持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作为独立公司,我们向整个市场开放合作。和百度、360,阿里等公司的合作,希望各位持续推进。

大家应该看到交易宣布后,我们股价涨得很好,这说明市场看好这个交易能产生的协同反应,他们认为公司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巧合的是,其实腾讯是先和我们行业另一同行谈了很久,最后迅速选择了入股58。腾讯7.36亿美元和资源也许可以控股行业第二名,而他们最后毅然选择58。我想这是他们对我们团队和我们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的认可。

交易只是新闻事件,两天就会过去,接下来推进业务合作才是是重点,我们要利用各自资源为双方用户创造价值。

用户是不是会更高兴才是评价整个合作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些合作的推进过程,我想我们团队也能从腾讯团队学到很多,同学们可以把握好这些机会。基于腾讯和58的资源和能力,我们应该做出激动人心、打动用户的产品出来。 这次交易58又增加了一个看重长远未来并且能给与一定支持的股东,同时进一步补充了58的资金实力。

我们可以再把眼光放远一点,原来看三年,也许现在可以看五年以后的市场,倒推出我们现在该在哪里下功夫。

几个可能变化是:我们对外投资并购会加速、我们研发和市场节奏会更激进、我们新产品创新投入会加速。 像往常一样,不管融资、上市、增发,我们做了点什么,总会有人去评论或者有人要给其员工写信。但是我想,真正牛逼不是说出来,是做出来的。真正优秀的公司或人永远被人评论,而不是评论别人。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服务好用户,一切纷至沓来。空间很大,同学们加油!

姚劲波

©以上内容来自百晓生(☜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觉得本篇文章不错,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
【百晓生:腾讯投58,姚劲波和杨浩涌这么说】http://baixiaosheng.net/4645

Previous Post 黄晓杰:用耗散系统解决管理难题

Next Post 史玉柱:银行业未来不会遭受重创

百晓生

【广告】休橙(微信号:xcwh-com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

风云

生活服务

百

  • 罗永浩:淡出直播,AR创业
  • 白鸦:有赞2021年的业绩复盘和后续调整
  • 俞永福:写给本地生活的第1封信
  • 卫哲:谈谈新消费视野和打法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互联网金融 京东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傅盛 电商分析

生

★★★聚焦直播电商、跨境电商 扫码关注休橙公众号 ☞☞微信关注休橙,收获新知!

.Net

  • 休橙
  • 休鲜茶话
  • 农商研究院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