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肖风:互联网如何跨界资产管理
Published 8月 16th, 2014 by 百晓生

肖风:互联网如何跨界资产管理

互联网如何跨界资产管理-百晓生2014年8月8日,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未来财富增量的增长,新的来源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虚拟经济,来自于数字世界,或者说也来自于互联网化的传统产业。百晓生原声呈现肖风的演讲全文。

我从资产管理角度讲互联网时期资产管理受到什么样的冲击,或者有什么样的变化,这都不是很系统的思考,是碎片化的,但我觉得跟大家交流会启发新的思考,所以愿意把我的碎片化思考给大家交流。

一、互联网资产管理发现财富的新大陆

我觉得未来财富增量的增长,新的来源来自于互联网,来自于虚拟经济,来自于数字世界,或者说也来自于互联网化的传统产业,这是一个基本的看法。大家知道前段时间有一个事情,在世界杯开战之前,很多互联网公司做了自己的预测,同时华尔街的高盛等等一些投行也做了自己的预测,结果发现华尔街公司的预测和互联网公司的预测相比较,互联网公司完全的胜出了,几乎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预测会比华尔街公司的预测差。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认为这就是新的时代,一个数据驱动算法为王的时代来临了,而互联网公司在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处理方面,他们比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华尔街的公司更有优势。你看看百度的模型就知道,华尔街也有很多“火箭科学家”(一种形容“天才”的说法,大概是因为火箭科学家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为什么你不能够把你的预测做到像互联网公司这么好。因为你没有数据来源,你不具备大数据的搜索、储存和分析的技术。所以同样都可能是一个火箭科学家,但是你在硅谷,你在这个数据基础上能做出一把好菜出来,这是很好的现象来说明这个问题。

马云曾经说过,现在是一个DT(Data Technology)的时代,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形容,现在金融也是一个数据时代了,所以我们看人类社会的三个文明,从信息文明来看,确实发生了很多非常大的变化。

1、首先信息文明结构上来说是跨时空的,在工业文明是跨地区的,我们说全球化还是跨区域的,在农业文明时代我们基本上是本地区域化的,不可能种地从我老家江西种到别的地方去。

2、第二个从增长的驱动因素上来看,信息文明时代是由数据来的,在工业文明时代是用知识来驱动的,在农业文明时代是用经验来驱动的,老农民比年轻人更会种地,没什么好说的,他的经验在那。从组织形态上来看,在信息文明时代,大家谈社群,在工业文明时代大家谈组织,谈公司,谈某个机构、单位,在农业文明时代可能是家庭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那么你从精神层面上来看,信息文明时代更多的谈的是互动、分享,是一种精神情感体验上的东西,在工业文明时代大家谈的是科学技术和追求原理、规律、真相,但在农业文明时代,大家那个时候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因为你对大自然一点都不了解,那个时候宗教、玄学成为精神上的追求,或者是一个寄托,或者对自然的一个解释。

3、第三,财富的载体历来是有时代性的。在农业文明时代的财富载体是土地,或者说你有工具,冷工具、铁器。工业文明时代是土地,还加了一些元素,能源、机器和资本,在信息文明时代,财富的载体又有新的变化,数据、软件、智力,这些新的东西成为财富增量的一个载体,并不是说土地就不值钱了,不是互相取代,是一个增量的来源,所以轻资产、软资产、虚拟资产、数字资产会成为我们资产管理要去开发的一块新的大陆,而且这个大陆增长非常非常的快,我后面还会讲到。

二、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观察它。第一个你从对这些投资标的的估值,或者公司估值的角度来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谈到互联网的价值链,或者价值创造活动的时候,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大家知道叫做“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实我们新浪是一个免费的网站,几千人帮你做事情,一分钱也不用付它,它从哪赚钱呢?从广告赚钱,广告商收钱,Google,Google的安卓系统全是免费的,软件都免费,通过服务来赚钱,你通过系统上了我的Google搜索,上了Google地图,用了系统上的某一个环节就把钱赚了,但是整个这么强大的安卓的操作系统花了很多钱去做,我可以免费给你。这里面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跨界,刚才郑智讲到的跨界,羊毛出在猪身上,用互联网的方法跨了界了,这个界可以不赚钱,另外一个界别上赚了钱,这就很像我们古代说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互联网产业链非常的长,长尾理论可以赚以前赚不了的钱,同时基础产品免费,同时通过增值服务来收钱。比如说上市公司的乐视网,是成本价,毛利率到零,但是通过降低毛利率赚钱,市场还是给他很高的估值,这是延长市场产业链。

另外一个是跨界,价值创造的规律,通过互联网技术发生很多变化。互联网本身的进化,导致我们对传统的东西,比如对一个机器怎么评估它的价值,方法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过去20多年,我们基本上属于消费互联网的一个时代,消费互联网是用互联网的方法来解决人的需求,衣、食、住、行,把人虚拟化、数字化,把人引到网上去,这个时代产生了像腾讯、百度,甚至也包括阿里,现在逐渐的随着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机器的出现,工业互联网时代开始来临了。工业互联网时代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几十倍的一个规模,我们已经看到消费互联网带来了我们个人生活的这么巨大的变化,我们接着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带来对企业对工业,对制造业非常非常大的变化,这个规模是消费互联网的几十倍。

举一个例子,一架波音737飞机中美之间飞一趟产生的数据是一个太字节,2010年互联网产生的数据是500个太字节,你知道工业互联网来临之后,大数据爆炸式的增长一定会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你会认识原来认识不到的规律,认识不到的真相。工业互联网来了整个价值创造会发生很多变化,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之后,我们的设备,我们的产品不仅仅具有物理属性,物理属性变的权重越来越小,网络属性、信息属性、软的那一方面会变的越来越重要。智能手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硬件部分它的价值变的越来越小,但是里面的信息属性和网络属性变的越来越重要。还有第二个工业互联网带来用软件重新定义所有的硬件,这个有非常大的爆发力,最典型的例子是特斯拉,特斯拉汽车用最普通的电池,开发一套电池控制软件,精确的管理接近7,000个电池的任何一块,把里面电池的每一个电量用到最尽,当余量不足以驱动电机的时候就转换,让它去点亮仪表盘。这样的话你把电池的电量精确的管理好了以后,导致了它现有的电池技术上到电动汽车开上480公里,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用软件来定义硬件,这导致我们怎么看这些硬件公司,怎么看这些软件公司。还有工业互联网带来制造业的价值链条也在延伸,原来做不到的现在也能做到。比如说像飞利浦,它做LED灯非常贵,很多人不愿意要,后来就改变一个方法,用物联网的技术他帮你改造大厦,所有的产品不收你的钱,通过节省下来电费的分成这个方式赚他应该赚的钱,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制造业怎么评估呢?要把服务业的某些东西加在里面来衡量这个制造业是好还是不好,可能不只是看硬件的部分,不能看制造能力,要看服务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方面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上世纪70年代加州工作人员养老金提出的概念,用来评估好不好,是不是可以评估它,公司治理的概念引发非常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把它分成两种,一种主街模式,一种是硅谷模式。主街是华尔街平常议论金融市场的时候,我们说华尔街和主街,主街代表制造业,代表公司,华尔街代表金融。我现在说主街模式和硅谷模式是两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主街模式是企业家加上一些职业经理人,硅谷模式是创业家加上一些事业合伙人,我们从小米就可以看到,他们的名片就是事业合伙人的名片。这两种结构之下公司治理是要发生很大变化的,在概念上。所以阿里巴巴集团被香港联合交易所拒绝上市,我认为是香港联合交易所因循守旧,非常的因循守旧,一点都不能够与时俱进。你知道硅谷的模式就是这样的,就是创业家加事业合伙人决定这个公司的,而不是企业家加职业经理人,如果用那个时候的模式要求新兴的经济体,输的是你,不会是他。

第四方面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规律。数字经济和原子经济是不同的,原子经济代表物理,数字经济代表的是比特,我们知道物理总归是有界限的,比特是无限的,数字反复使用,信息反复使用不会增加成本,所以效益是递增的,但是原子经济情况下,你要是说追求无限效益是递减的。最简单网络效应,一个网络用的人越多越有价值,同时在原子经济的情况下,我们可能某种情况下会出现零和游戏,但是比特经济情况下大家完全不需要关注到,因为成本和效益的问题,完全是共赢合作的状况。原子经济可能带来马太效应,比特经济做到共享和平等。

第五方面从估值角度来讲企业估值方法继续往前进化和优化,从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最早的基本面分析方法我们对企业的有形资产进行估值,对他的财务报表上去看登记的资产,我们来进行估值。后来到巴菲特,除了有形资产之外把一些无形资产,比如安全边际,企业的竞争力,包括所谓公司治理结构,这些无形的东西进行评估。现在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再往前走一步,建立一个企业的数字资产的评估模型,这是我觉得要发展的。第二个数量分析角度,我们最早实行简单的定量分析,PB、PE,做一些定量的分析,后来我们华尔街火箭科学家发展到量化分析,最后量化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进入到大数据分析,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次,硅谷的企业用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比华尔街量化分析技术取得优胜最根本的原因,它有大数据的分析技术。

三、互联网时代的资产管理

从资产管理者,从在座的管理者角度来看一看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刚才旭阳总也讲了,互联网在一步一步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我们所有的金融中介,或者其他中介,我们生存下来,我们很重要的一个生存理由就是因为我们专业能力能够帮助客户解决他的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赚了信息中介的差,一个利润。

我觉得随着互联网对信息不对称这个墙打的越来越低之后,我们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发生变化。我同意旭阳总的说法,我们不会消失,但是我们要转变。大数据时代,数据能力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因此消灭了信息不对称,同时也可能就建筑了一条数据鸿沟,做大数据分析这个能力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做生意的,我认为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到帮助客户解决他的数据鸿沟,因此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数据能力,数据采集、清晰、储存、采用这样的一整套能力,大数据挖掘到机器学习,最后走到人工智能,这是我们作为资产管理者要建立的能力。

未来数据资产也可能成为我们要投资的,要做资产配置,做组合管理一类新的资产类别。数据资产的增长每年是以十倍的速度在增长,全球GDP平均下来百分之几,中国最高也就7%,当然也有小的经济体可能会高一点。你会看到增长来自于哪里,GDP我们也可以看到社会财富的增长指标新的资产类别。这些数据资产分成几类,一类是标准化的数据资产,买了5个比特币当然有价值的,也有非标准的数据资产,比如说微博、微信的帐号,有1000万个粉丝,帐号是应该有办法给你做一个评估,到底值多少钱,这是应该记到你帐上的,这是你的资产。比如说马总你要开一个微博帐号,如果有1000万粉丝我们要评估,那个时候银行给你贷款不应该再要你抵押,把你数据资产一算之后给你几千万,如果评估价值的话我可以给你,因为那个数据资产比抵押的房子更好,因为你不敢得罪1000万粉丝,要得罪的话不是银行找你的问题,可能有很多人要找你,同时也有一些智能资产,算法、算力、模型还有生物资产,还有遗传信息,这很大一部分不在GDP统计范围里面,但怎么评估,怎么管理,甚至怎么投资它是非常新的课题。

互联网资产管理我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互联网1.0,完全把互联网当成销售渠道,余额宝是最典型的代表,我不用多讲了。

互联网的2.0从互联网上收集数据,用数据来驱动我们的投资决策、投资策略。这个现在已经有人在做,我认为刚开始,像广发基金和百度,通过百度的搜索数据里面,发现了很多对投资有用的东西,因此把它变成一个指数,来驱动自己的投资。还有南方基金和新浪也是从网上,从数据里面找到很多对投资有用的东西,把它变成指数,来驱动自己的投资,甚至变成特别的金融产品,这是2.0时代。

互联网资产管理的3.0时代我认为是数字资产的投资管理,当然是未来,不一定是现在。虚拟经济当中,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有价证券,不管数字化的股票,数字化的债券还是数字化的货币。所以怎么对它进行管理,是我们作为资产管理机构应该要开始考虑的。互联网资产管理3.0之后,对于我们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还会产生一些影响的问题。大家怎么理解互联网,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东西,互联网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两点,一个是点对点、P2P,一个是去中心、无组织,互联网上大家点对点自己交易了,中间没有了,P2P了,一个去中心,无组织,不需要有一个央行就可以自己发行货币,这就是去中心。在互联网上也不需要有一个中介去帮你记这些帐,比如说比特币,当你发生支付的时候,没有人给你记帐,网上面大家自动的帮你记帐,每个参与记帐的人就可以获得你那个比特币里面的一点点,当记足够多的时候就能够自动产生新的比特币,这就是我的酬劳,是没有组织,没有中心结构的东西。在这里面,互联网的精神体现的最彻底的,目前为止体现最彻底的是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完全没有中介的,没有中心的一套机制。所以这套机制,互联网货币的发行机制我们不要把它看成货币,互联网货币的发行机制就好象HTTP这样的协议一样,是互联网将来运行,从事金融运行的一个最底层的协议。HTTP协议如果没有的话,所有网络在网上是找不到的,因为有了HTTP网址协议,上网能够随便找到我们想要找到的网址。还有邮件系统,各自都有邮件系统,你是GMAIL他是别的,你通过STMP这样邮件衔接系统,可以把所有的邮件,从这个邮件放到另一个,从这个系统放到另外一个系统都能够成功的发出去,是因为有一个STMP邮件分发系统。数字货币系统实际上是网上金融系统的一个支付清算系统。这个系统最要害的东西,它用一套数学的方法重建了网上所有活动的信任,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所有的经济活动、金融活动,我们需要有银行来作为一个信任中介,需要有庞大的机构,需要有物理网点,需要有很多人,那么数字货币它用一套数学方法,用密码、算法、公共总帐同样解决信任中介的问题,你给我钱,我给你钱,不需要任何中介,我们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够保证你安全。所以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降到了零,最终这套机制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互联网上的任何价值创造,价值交换机制的话,它对我们资产管理行业,作为一个专业中介一定会有影响,会改变我们的业态。

怎么样改变我们的业态呢?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影响。

1、资产管理机构组织结构会变的外部化,很多东西分包出去了,你可能变成某一个平台。

2、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者的关系变的社群化、互动,甚至某种程度上允许你的客户互助,他们之间在一起做很多事情,你只是在旁边。

3、资产管理机构工作流程两极化,一个在云端,通过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甚至通过人工智能,用智能化的方法代替人,终端P2P,点对点,自助、互助,同时通过点对点组合管理的概念会发生很多变化,因为点对点我决定买某个人,张三决定买李四的东西,你只是一个信息提供者,你是不需要对他进行管理的,你不需要点对点其中一个点提供一个组合管理,你可能也不需要为他提供传统意义上,或者以前的风险管理,他自己已经有自己的一个组合,或者他有他自己的风险识别。点对点一定会改变资产管理对组合,甚至对风险管理的很多做法。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分享知识,传递快乐!
【百晓生:互联网如何跨界资产管理】http://baixiaosheng.net/4995

Previous Post 徐小平:论初创企业合伙人

Next Post 张旭阳:银行理财的新十年

百晓生

【广告】休橙(微信号:xcwh-com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

大侠

互联网金融 经济趋势

百

  • 白鸦:有赞2021年的业绩复盘和后续调整
  • 俞永福:写给本地生活的第1封信
  • 卫哲:谈谈新消费视野和打法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互联网金融 京东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傅盛 电商分析

生

★★★聚焦直播电商、跨境电商 扫码关注休橙公众号 ☞☞微信关注休橙,收获新知!

.Net

  • 乡村网红院
  • 数字乡村
  • 百晓生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