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赖晓凌:从投资角度看用户痛点
Published 一月 4th, 2015 by 百晓生

赖晓凌:从投资角度看用户痛点

赖晓凌谈投资人眼中的用户痛点-百晓生 一到年底,创新工厂的各路人马都出来分享和演讲了,这是神马情况?难道是为了2015年招揽更多好的创业项目?本文作者为创新工场投资合伙人赖晓凌,从投资人角度谈创业项目中如何看用户的痛点。

在这样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大公司的工作,选择开发一款自己的产品来改变世界。你总是告诉投资人你的产品可以解决用户的痛点。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就一定是好产品吗?但是这样就能改变一个行业吗?

通过解决当前的痛点去创业,其实有巨大的风险。所谓的痛点和刚需都是当下的痛点和刚需,但是等到创业者着手去解决,等到产品上线,可能一年甚至两年已经过去了,到时痛点还是痛点吗?环境一直在变化,今天的痛点在两年后也许根本就不再是痛点,今天的需求也不再是需求,环境发生了变化解决方案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我认为解决当前的痛点去创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坑。

从投资角度来说,我们看一个项目解决的用户痛点是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会看三个问题:趋势、时间点、变化。

一、趋势:看涨还是看跌?

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的是一种趋势。我们经常说要投资朝阳行业,买股票买涨不买跌,但是对于早期投资人来说,我们也很难判断什么是朝阳产业,就像你很难保证一支一直涨的股票会不会在买的第二天就掉头向下,大多数的总结、分析和判断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从经验来看,那些很难赚到钱,绝大部分从业者就感到绝望的行业,有时反而很值得去关注。

当一个行业持续低迷,成本不断上涨,利润不断变薄,直到绝大多数行业从业者都亏损的时候,它有两种可能性:掉入深渊或者绝地反弹。如果新技术、互联网能对这个行业产生影响那么绝地反弹的机会就会很大。

比如 2008、2009 年的手机行业,行业内人士应该还记得当年利率比刀片还薄的痛苦。而对于几年来都能保持百分之几的增长的行业,反倒很难找到足够大的机会。因为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来,不断带来新的资金,市场会变得更加分散,很难出现一家垄断型公司的出现。这种平稳增长的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机会。除非这种平稳增长能在几年后,因为技术发展、社会结构变化、或者其他的一些外因,出现一个较大的向上拐点。就是我后面要说的“变化”。

二、时间点:东风是否就位?

在创业和投资中,判断趋势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章法可循,但是对于“时间点”的判断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最乐观的人总是认为明天就该翻天覆地的变化,急急忙忙的冲进去,就怕错过了这个时间窗;乐观的人一般都考虑 3、4 年后会发生一个可观的变化,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往往会比 3、4 年更长;而对悲观的人来说可能永远看不到这个变化,或者认为即使要发生变化,也需要满足很多很多的条件,怎么也得 5 年~10 年的时间,所以什么都不敢做。

他们恰恰忘了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呈现“摩尔定律”,出现令人惊讶的指数增长。“太早了,死在沙滩上”,“太晚了,已经很多人在做了”,“可惜当年没有再坚持一两年”基本上都是描述创业过程中如何判断“时间点”的一些感悟。所以说创业的时间节奏把握尤其重要。

在时间点的判断上很容易引起另外一种“全民创业现象”或者叫做“跟风创业现象”。当某个机会来临,市场上出现少数一两家有了 2、3 年积累的公司,很多创业者和投资者能够快速看到这几家公司的价值,于是快速跟进。类似于曾经出现的全民做广告、做太阳能、做团购,还有现在的送餐、按摩、二手车。跟风创业有利有弊,大家自己判断。

三、变化=机会?

投资是投趋势,更准确说是投资“变化”。持续缓慢的上升或者下降都不会是好机会,只有“变化”才是机会,这个变化更像几何学上的“拐点”。创新工场 09 年决定做 Android 相关的投资的时候,当时塞班还是霸主;iPhone 的生态链构建的相对完善,开发者已经开始在 App Store 上获得收入;Andriod 系统不完善、APP 稀少,市场还是荒芜一片。那么你是应该选择依然有着巨大存量市场,并且还有巨大出货量的 Symbian,还是已经初步构建了生态体系的苹果,还是对 Andriod 进行大量的投入?今天这个答案很明确,可是当时这个行业还是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的。

现在已经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这对于整个社会、投资机构和创业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特别是智能手机普及之后,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高科技、遥不可及的东西,中国的四线五线城市人们一下子完全可以和一线城市人一样平等拥有和使用网络。这就带来了非常多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无论是纯移动互联网应用、游戏还是 O2O 等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但是到具体的某个领域,特别是 O2O 领域,就需要具体分析。

线上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线下的具体产业有随之发生变化吗?如果轻率的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了,就认为各种线下服务都有机会了,这是很危险的。创业者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我今天做这个事情会比五年前做,成功的概率更高?为什么今天用Andriod/iOS调度车辆比五年前人们用PND,用WinCE,用Linux来调度车辆会更好?除了这个技术的变化,行业是不是也积累了突破的势能?

乐观的是,确实中国在传统行业积累了好几十年,处于信息化程度很低的状态,大部分行业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方式都处于低效状态,虽然原来的 PC 互联网在改善一些,但是移动互联网却在彻底重新构造一个商业系统。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组织化将会在接下来几年在不同的行业发生。

四、传统行业精英可能会逆袭

目前很多人认为找到出身于传统行业同时又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人很难,能够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比互联网人去认识传统行业要难,我对这一点持不同的观点。和那些在传统行业干了一辈子,可能连上网都不会的 60 后、70 后不一样。对于 80 后,他们虽然从事传统行业的工作,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互联网能力和意识:

第一,他们学生时代起就在用互联网的产品,对互联网并不陌生;
第二,他的经验可以移植到互联网;
第三,今天到处充斥着互联网相关的海量信息,他们有意无意的被互联网熏陶。
理论上,因为传统行业中的 80 后学习互联网比互联网人理解传统行业要快,所以:

传统行业中懂互联网的人会是下一批创业的生力军,他们将改变许许多多的行业。

互联网创业者喜欢谈“颠覆”,颠覆这个颠覆那个,大部分的行业是颠覆不了的,只是重建商业规则。如果食物不好吃,再互联网也难以下咽;手表不好看、计时不准,再怎么联网、再怎么能安装 APP 也不会有多少人用;空调不制冷、噪声还很大,能用手机远程遥控,又能怎样?互联网给了很多创业机会,但是还是应该回归产品要做好、服务要做好。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分享新知识,传递正能量!
【百晓生:赖晓凌从投资角度看用户痛点】http://baixiaosheng.net/5690

Previous Post 宗毅:裂变式创业和团队打造

Next Post 乔峰:2015天猫要提升消费者体验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武功

创业

百

  • 马云2018数字中国论坛演讲全文
  • 江南春:人心比流量更重要
  • 王慧文:从用户体验出发的一些思考
  • 徐新:新零售模式的三个关键点
  • 陈功伟:反思新零售
  • 董明珠:新时代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 张旭豪致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伙伴的信
  • 周晨:以小见大看品牌战略
  • 黄海:出口电商的新机遇
  • 吴健:回顾江南布衣创业历程
  • 曾鸣:区块链没有绝对的“去中心化”
  • 刘超亮:谈谈京东的组织与人才策略
  • 石阳中:大学BBS消亡史
  • 靖捷:天猫是阿里新零售的主力军
  • 傅盛:开放比勤奋更重要
  • 张文中:给40年的信
  • 曾鸣:从共识到信用的巨大跨越
  • 曾鸣:如何开好一场战略会?
  • 曾鸣:区块链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 叶国晖:2018新零售的五大趋势
  • 傅盛: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 马云2018中英商业论坛演讲全文
  • 胡文钦:对2C项目的理解
  • 宋迎春:Today 2018年战略布局
  • 马云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演讲全文
  • 孙艳华:我对新零售的思考
  • 郭山汕:零售物流的发展
  • 张小龙:谈谈微信2018年的计划
  • 岳丽:供应链的4个发展趋势
  • 曲凯:最成功的B类企业都在做供应链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品牌 马云演讲 阿里巴巴集团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互联网金融 京东 营销分析 逍遥子 内容产业 B2C 新零售 支付宝 周鸿祎 腾讯 傅盛 电商分析 淘宝规则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O2O模式
  • 农业电商
  • 探密360
  • 稻盛和夫
  • 网红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