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彭蕾:做小确幸的普惠金融
Published 8月 2nd, 2015 by 百晓生

彭蕾:做小确幸的普惠金融

十几年前,当阿里巴巴创始团队创业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希望服务那些被忽视的小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份初心成就了今天的阿里。从当初为支持电商而诞生的支付宝,到现在的蚂蚁金服,蚂蚁逐渐更深地走入金融这个行业。那么蚂蚁应该怎么定位自己,想做什么样的金融?百晓生原声呈现彭蕾(Lucy)观点。

一、如果我们做成了第二条华尔街那还不如关门

问:你如何看待金融这件事儿?

Lucy:资本作为人类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能够促成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如果看看金融史,可以总结一个规律,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是没有发达的金融体系的。但金融也是人性的放大器,在金融市场中恐惧、贪婪、短视、从众、欺诈和失信等人性常常被放大,造成了许多悲剧。2008年发生了金融危机,很多国家至今依然在为此买单。所以,我们要对金融有一颗敬畏之心,越深入金融的核心,越要内心感到畏惧。经常听到大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多少万亿资产,华尔街投行每年交易业务赚了几百亿美元。如果以这些东西来衡量,其实内心还是有一种不安。以这些数字为目标,人就会难以自持,毫无畏惧,容易误入歧途,忘掉初心。所以我常说,如果我们做成了第二条华尔街那还不如关门算了。

问:在你看来,如果金融不是是用来赚钱的,那么蚂蚁做金融服务的初心是什么?

Lucy:阿里一开始做电商时,提出的理念是用户第一。能不能为用户带来价值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互联网企业存在的基础。今天我们做互联网金融也是一样,一个金融创新好不好,首先不能看自己能不能赚到钱,而是看能否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能否为用户带来价值。所以,我们要经常思考,金融到底是为谁服务的,谁的利益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到底有什么价值。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百年基业和风控铁律,不一定能挡住人性的贪婪。只要金融机构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赚钱,那么资本凶猛和金融杠杆造就的光怪陆离与人性沉浮就不可避免。金融并非生来就为谋利。“互联网+”金融,就是要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并在这个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也达到机构自身的价值实现。不忘初心,才能远行。

问: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人们也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了很多希望。你怎么看互联网+金融?

Lucy:在我看来,“互联网+”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把互联网当做一种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是“互联网精神+”,而不是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那就变成了“+互联网”了。所谓互联网精神,就是以用户,尤其是金融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为核心来做金融。用户对金融的感受可以讲很多,但总结起来,有三点很重要。一是,通过技术变革,金融要普惠化、平等化,要让小客户也一样能享受到如大客户一样的金融服务。由于传统金融已经对大客户和富有的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对小微企业和大众的微小而美好的服务就应当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大方向。另外,金融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波动性,但其服务在体验上要可靠、可信赖。最后,金融要推动社会进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提高普罗大众的收入,特别是要为没有多少钱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二、蚂蚁金服不做金钱游戏,要给用户小确幸

问:蚂蚁金服的定位是什么?

Lucy:总结前面说的三个方面,借用最近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做“小确幸”的互惠金融。也就是说,做微小而美好的、有安全感、信赖感和幸福感的金融。这是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的金融,而技术革命,包括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使得这种金融成为可能。这是普惠金融的时代。

问:目前蚂蚁金服业务要做成什么样子,按照什么逻辑构建出来?

Lucy:现在互联网金融确实很热,但我感兴趣的就是一块钱两块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想构建什么。我们的产品是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消费者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支付宝在2004年要成立单独公司,我是公司最不能理解的人之一。当时想,只要为淘宝服务就好了。但是当我们的服务对象从淘宝走到淘外,业务也开始慢慢跟着用户走。最早支付宝只是提供担保交易。时间久了,就有人问,把钱放到支付宝中为什么不给利息?但我们不是银行,那么,如何能让支付宝用户的钱有相对合理和安全的理财和现金管理的通道?余额宝构想就是从此来。有了余额宝,支付宝就是一个连接货币基金和消费支付的支付通道。货币基金在中国也存在了十多年。余额宝本质上就是一个互联网货币基金,其金融属性并没有被改变。但是它并不是“+互联网”,而是运用互联网精神去做了一个新的东西。余额宝首先做到的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让货币基金可以服务到中国几个亿的老百姓,并且做到零手续费,随用随取,直接用于购物支付、转账;不用的时候,则可以每天多吃一个包子甚至一个鸡腿,而且每天都会显示收益。我们就是要把所有事情回到感性的初心去思考,而不是纠结于理性与逻辑本身。余额宝把理财的门槛从几千块钱直降到一块钱,其账户平均余额只有几千块钱。互联网精神的驱动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金融变得更市场化和平民化。小额、安全、让人每天欣喜,余额宝不是多么大的创新,但这种小创新能给人带来很确实的幸福感。这是我们想要的金融创新。

问:从余额宝开始,蚂蚁逐渐开始进入金融理财领域,从外界来看,蚂蚁想象空间很大?蚂蚁怎么定义自己的理财平台?

Lucy: 蚂蚁做理财其实和很多金融机构很不一样。我们不在意管理多少资产,甚至不是特别在意赚取多少利润。进入理财领域,我们最在意的就是能否为用户带来价值。蚂蚁服务的用户中,很多都是小白领工薪阶层,甚至是蓝领工人和农村农民,他们都不靠投资理财活着,但他们的钱其实来得更不容易。用户把钱交给我们,为用户赚钱要来的踏实,用户的钱要能真正完成从平台到金融机构再到实体产业的循环,为社会带来就业机会,为用户产生价值增值,给用户那种确实的、健康的回报;要保护好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要让他们免于不该有的损失。那种脱离了实体体系,进行资金腾挪空转套利,本质不产生效益和价值增值的金钱游戏,不是我们想要的。

问:蚂蚁小贷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而且网商银行也刚刚拿到牌照,蚂蚁希望在融资领域有什么定位?

lucy: 小贷的产生,最初是由于几百万的淘宝卖家有融资需求,但是没有雄厚的资金或固定资产可以做抵押。传统金融要为这些小微商家提供融资服务不但不划算,而且风险很大。但站在这些小微企业的角度思考,他们非常需要融资。我们开始也尝试和各种金融机构合作,不过不算成功,就决定自己来攻克这个难题,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我们不是以自身是否盈利为目的,而是以帮助企业成长为己任。如果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那就得让融资变得容易。我们很早就意识到数据和信用能让金融更容易地识别风险。淘宝网从为卖家和买家打分开始,逐渐构建了一个基于数据的诚信体系,推动了电商的发展。卖家和买家在交易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使得对商家的风险识别成为可能,并进而成为小贷的依据。由于这个风险甄别体系的存在,今天网商可以在网上申请贷款,自动获得审批,贷款在几秒钟内到位。蚂蚁金服为小微企业的累计发放贷款超过四千亿元,不过贷款金额很小,平均低于五万元。小贷明显帮助了小微企业成长,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网商银行是蚂蚁小贷业务的延续。这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云计算使得金融业务更有效率,成本也越低。这种基于技术能力、数据能力和信用体系,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思路,是我们融资未来的方向。

三、蚂蚁金服就是要让用户成为世界中心

问:蚂蚁金服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A:我们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我们没有对资金的饥渴,也不想做很复杂的金融业务。今天,我欣慰地看到,蚂蚁金服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为客户而生,把用户变成世界中心,并且在冷冰冰的金融世界中传递小确幸这样温暖的气质。随身携带的支付宝钱包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触达消费、购物、民生的国内国际的各种场景,金融与生活、商业、社交的融合越来越深;余额宝使得准备买菜的零花钱都会赚钱;招财宝匹配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和企业的融资需求;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使得没有抵押和担保的小贷变得可能,助益小微企业成长;芝麻信用从每一个人做起,力图改变中国个人信用缺失的现状,使珍惜信用的个人可以在每一个需要信任的场合,包括金融,都可以得到奖励和回报;金融云则是为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插上云计算的翅膀。而未来,这些能力的结合之后会产生更大的聚变效应,让每个人,每个小企业可以在金融的帮助下产生更美好的事情,而不是变成金融的奴隶。

问: 回到你提到的一个词小确幸,要做小确幸的金融服务其实需要很多条件,商业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过去许多金融机构都提过做小微,但都没有成为主流。

Lucy: 小确幸的普惠金融在今天成为可能,是因为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正在成为新一代商业的基础设施。移动互联技术使得人成为中心,而不是机构成为中心,每一个金融消费者仿佛随身携带着银行、交易所和投资顾问,金融的门槛从此大幅度下降,数据搜集和分析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金融也就自然越来越普惠。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越为用户着想,用户就越多;用户越多,技术和数据的成本就越低,普惠金融就可以做得更好。当然,这个梦想并不仅仅靠蚂蚁金服自身来完成。蚂蚁金服可以搭建产品、数据和技术的平台和生态,并开放各种能力给各种生态立的伙伴来共同完成这个梦想。

Q:现在很多金融机构开始涉足互联网金融,那么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那么蚂蚁金服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我们用十几年时间,建立了用户和商户的信用体系,用户和商户的真金白银,也都在这里,这就是数据的力量,也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蚂蚁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有很强的数据学习能力,未来我们希望为整个社会打造一个底层的数据平台,满足各种金融、政府服务、和个人生活场景应用的数据和数据产品服务。芝麻信用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要问蚂蚁金服是一家什么公司,我认为这是一家由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驱动的数据公司。我们徘徊在互联网精神和金融专业主义的十字路口,但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一种化学反应。当然,鸟会飞,机器有巨大的能力,但鸟加机器绝不是飞机。要把互联网和金融结合得好并不容易。你要知道,兼顾了金融的安全,就不容易兼顾良好的用户体验;兼顾了金融的稳妥性,就不容易兼顾互联网的流动性;你要金融的严谨,就难免违背互联网的开放性。如何平衡?不是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做到的,但我们认为,这条路始终需要人走,而蚂蚁金服,是目前看起来最有可能走出来的那一个。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彭蕾观点——蚂蚁金服做小确幸的普惠金融】http://baixiaosheng.net/6477

Previous Post 黄奇帆:金融的本质就三句话

Next Post 许小年:新起点,创新与互联网

百晓生

【广告】休橙(微信号:xcwh-com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

大侠

互联网金融 彭蕾 支付宝 蚂蚁金服

百

  • 罗永浩:淡出直播,AR创业
  • 白鸦:有赞2021年的业绩复盘和后续调整
  • 俞永福:写给本地生活的第1封信
  • 卫哲:谈谈新消费视野和打法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互联网金融 京东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傅盛 电商分析

生

★★★聚焦直播电商、跨境电商 扫码关注休橙公众号 ☞☞微信关注休橙,收获新知!

.Net

  • 休橙
  • 休鲜茶话
  • 农商研究院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