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彭蕾:互联网金融不止于“向钱看”
Published 8月 6th, 2015 by 百晓生

彭蕾:互联网金融不止于“向钱看”

这篇文章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出现在《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06日 14 版),观点上和之前的《彭蕾:做小确幸的普惠金融》相同,百晓生原声呈现是为了让大家对比看看,同样的观点在不同渠道上表达的差异,如果有一天,你也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观点。

互联网上的金融创新,就是做微小而美好的,有安全感、信赖感和幸福感的金融,让每个人、每个小企业都可以在金融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变成金融的奴隶

金融生来为谋利,但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价值却不止于谋利。一个金融创新产品做得好不好,要看其能否改善金融消费者的体验,能否为打造好的金融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互联网+金融”,就是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价值。

金融产品管理的是钱,但本质还是人的潜力的提升和挖掘。金融产品眼睛只盯着钱,就会误入歧途,忘掉初心。在冷冰冰的金融世界中传递温暖的气质,或许将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产品开发的大趋势。

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得让融资变得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精神的驱动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就是要让金融变得更市场化和平民化,要让小客户也能享受到如大客户一样的金融服务。传统金融已经为大客户和富有的个人提供了个性化服务,那么对小微企业和大众微小而美好的服务就应当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大方向。

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正在成为新一代商业的基础设施,并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移动互联技术使得个人,而不是机构成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让每一个金融消费者仿佛随身携带着银行、交易所和投资顾问,金融的门槛从此大幅度下降,数据搜集和分析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金融也就自然越来越普惠。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越为用户着想,用户就越多;用户越多,技术和数据的成本就越低,普惠金融就可以做得更好。

金融业正徘徊在互联网精神和金融专业主义的十字路口,但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一种化学反应。近年流行的一个词,叫做“小确幸”,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互联网上的金融创新,就是做微小而美好的,有安全感、信赖感和幸福感的金融,让每个人、每个小企业都可以在金融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变成金融的奴隶。

(作者为蚂蚁金服集团CEO 彭蕾 Lucy )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彭蕾人民日报撰文——互联网金融不止于“向钱看”】http://baixiaosheng.net/6498

Previous Post 吴声:人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场景

Next Post 杨伟庆:移动互联网10大创业领域

百晓生

【广告】休橙(微信号:xcwh-com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

风云

互联网金融 彭蕾 蚂蚁金服

百

  • 罗永浩:淡出直播,AR创业
  • 白鸦:有赞2021年的业绩复盘和后续调整
  • 俞永福:写给本地生活的第1封信
  • 卫哲:谈谈新消费视野和打法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互联网金融 京东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傅盛 电商分析

生

★★★聚焦直播电商、跨境电商 扫码关注休橙公众号 ☞☞微信关注休橙,收获新知!

.Net

  • 休橙
  • 休鲜茶话
  • 农商研究院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数字经济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