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蔡崇信: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
Published 12月 11th, 2015 by 百晓生

蔡崇信: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

2015年12月11日晚间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南华早报》(包含纸质和网络版,杂志和户外媒体等业务),把阿里的互联网优势和《南华早报》的采编优势结合到一起,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对此,蔡崇信(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发表了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百晓生原声呈现全文。

亲爱的读者:

当您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您可能已经获悉——阿里巴巴集团即将收购《南华早报》。

我们这两家企业有将近100年的年龄差,这真是一次新与旧的交汇。《南华早报》见证并记录了这一地区的百年历史、传统和文化,阿里巴巴也很幸运诞生于数字科技新时代。成为这家报纸的新所有人,阿里人对此既充满敬意,又觉得十分兴奋。

我们的商业逻辑

您肯定在疑问为什么?为什么阿里巴巴要投资进入传统媒体,一个不少人眼中的夕阳产业?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这么看。

在我们看来,《南华早报》在所在地区拥有标志性的地位。基于《南华早报》编辑记者团队努力打造的优良传统,多年以来,《南华早报》都以其高质量和可信度的新闻报道而享誉国际。然而就像很多纸媒一样,在新闻报道和发行的剧烈变化过程中,《南华早报》遭遇了挑战。但这种挑战,恰恰是数字时代的阿里巴巴的优势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相信,两家公司能很好的互补。

我们看到了这次收购令人信服的商业前景,我们深信,阿里是最有能力带领《南华早报》更进一步的。在更进一步的将来,内容的质量是这一切的基础,打下这一基础无疑要依靠我们卓越的采编团队:这是保证读者的信任,最终寻求商业上成功的先决条件。请放心,我们很明白。

传媒行业依旧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这个行业不仅已经完成数字化采编,眼下,这个行业的传播形态,也正从网站浏览,向其他方式转变,特别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移动转移。媒体现在的受众是全球性的,但媒体的挑战在于如何用最有效,最易懂的方式向全球受众传播内容。阿里巴巴在数字传播领域上的能力已经被证明,特别是在移动端,阿里巴巴有充分的技术和能力,让《南华早报》的内容生产更加高效,超越地理限制,触达广大读者群。

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机会:能够把《南华早报》的深厚传统和我们的科技结合,创造一个属于数字科技时代的新闻业未来。

我们的理想

我们的理想是把读者扩展到全世界范围。我们相信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南华早报》地处香港,拥有独特的优势。她以客观,有深度并有见解的方针报道中国。从纽约到伦敦再到报纸所在地香港,整个英语世界里只要是关心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们,都对这样的内容存在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希望越来越多有需求的用户,能够更容易方便的读到《南华早报》。秉持这样的理念,在经过充分时间的准备后,我们会开放《南华早报》的网络付费内容——让大家能在网上和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免费读到《南华早报》的报道。

我们将投资并继续培育出色的采编力量。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投入和资源,强化并延续《南华早报》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质量、诚信和可靠。此外,《南华早报》也会更贴近其根基:聚焦中国,同时涵盖贸易、商业、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以独特的视角带来丰富的新闻和透彻的分析,继续成为一家具有权威性、记录香港以及更广阔地区的成长、历史、创造和文化的报纸。

编辑独立

有些人暗示,阿里巴巴的收购会影响《南华早报》的编辑独立性。这种批评本身就带有偏见。仿佛报纸的拥有者一定是拥护某种观点,而那些持相反意见都是“不适当”的。

事实上,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认为,当世界在通过媒体报道了解中国时,需要获得多种观点。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对世界稳定的作用已经太过重要,实在不应该只用单一的论调来涵盖。

在报道新闻上,《南华早报》会秉持客观,准确与公平的原则。这也意味着有勇气去挑战传统思维,下功夫去确保新闻真实,核查信源,并且探索所有的观点。日常的编辑决定将会由编辑们在新闻编辑室里做出,而不是在董事会里。

我们满怀敬意的承担起成为这份传奇报纸所有人的责任。我们感谢郭氏家族,他们一直是你们信赖的卓越守护者。

感谢诸位,能够让阿里巴巴获得这样一个机会;同时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时间中,阿里巴巴能赢得诸位的信任。

此致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主席

2015年12月11日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蔡崇信致《南华早报》读者的一封信】http://baixiaosheng.net/6778

Previous Post 王高飞:新媒体的黄金时代

Next Post 逍遥子:互联网带来的商业变迁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风云

蔡崇信 阿里巴巴集团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