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冯鑫:我对跨界的思考
Published 三月 30th, 2016 by 百晓生

冯鑫:我对跨界的思考

2016年3月下旬,冯鑫(暴风影音董事长兼CEO)发表主题演讲,由VR谈到跨界,他表示,“互联网的本质是优化、数据化所有可数据化的东西并进行连接。”百晓生原声呈现冯鑫演讲的主要内容。

VR是整个互联网所有相关的应用领域,无论房地产、汽车,基本上你可以把互联网原有的平台都搬到VR,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第一个数字:现在暴风魔镜的公司已经是500人的公司了(暴风2010年还不到500人),在深圳上海都有分公司,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个数字:今天为止魔镜累计销售用户量已经到了100万台了,2016年定的目标是1000万台(不见得完成),我们觉得每天使用到30万和50万的时候,提供游戏和内容服务的人就可以赚到钱。

我们已经到了100万,在冲下一个目标,但到2016年年底,如果100万台还没有拿到的话,估计这场游戏在这里面存在的概率就不高了,2017年这个门槛就提到了1000万。

智能硬件主要讲什么呢?

一、跨界有方

我们到了礼拜一正好上市一周年,所以要复牌。复牌有两个主题,其中一个就是跨界有方。今天主题也有跨界融合的说法,其实在我看来到今天为止往后10年,任何一个面对2C(消费者)的企业和商业体,必须面临跨界这个词。我不认为暴风一定能做成,虽然暴风在努力践行,但我认为10年以后的结果是百分百确定的。

10年以后最大的娱乐组织、企业长什么样子?

应该是这样的:每天大概会有几亿人通过各个连接点跟组织的业务发生关系,连接不仅仅是观看,上面有无穷的、非常完整的内容,而且形式很新,大部分的内容跟人发生关系的时候是有互动的,我们说无内容不弹幕,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二、电商有圆

海淘没落得很快,最火的是小红书,它最后能脱颖而出的本质原因是因为投资人的看法,因为小红书能晒单,客户觉得很开心,积攒了用户量,然后再去做电商。所以我说电商有圆是这样来的。

其实最佳的是美图,美图基本上把中国女网民都弄在一块了,如果今天美图加上美丽说打成一个包,就会形成一个暂时你无法攻破的效应,这可能是奔百亿美金的公司。

沿着这个思路想,你会发现即使今天唯品会碰到困难了,今天京东、天猫绝尘了,我觉得京东可能赢在品牌还有服务的黏度。我觉得在过去核心竞争力的比拼中淘宝不错,因为它的产品线足够多,多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本身就成了一个圆,上面什么都有。

第一个话题:母级

你们每做一个产品一定是描绘了一个消费者画像,这个消费者上面,即母级的互联网平台或者社区是谁,我觉得如果你不去找它,不想方设法地跟它发生关系,那早晚会出问题。如果有另外一个竞争对手,你做了100分,他做了60分,但如果他找到了圆,我觉得就会像小红书干掉了其它海淘一样,再次发生类似的故事。

第二话题:子级

三个爸爸当时在微信里面搞众筹,我也不知道在哪听到的,我觉得那就是子级。大家都在寻找子级,子级用一种方式和你发生某一种情感投射,这些情感投射会成为一种社会力量,通过互联网发酵。

因此,电商有圆,上面有一个圆叫母级,下面有一个级叫子级,大家要通过电商销售,所以要寻找自己的母级和子级,都是很有价值的。

三、他们在连接过程中随时随地会自然而然发生各种各样跟钱有关的事情,可能是理财、购物、广告消费;

今天的阿里在描绘的也应该是10年以后,这个世界所有想买商品的需求都是被数据化描述的,当人产生一定需求时就会发生连接。马云希望连接点由他提供,他希望买的任何商品和服务都是被数据化呈现出来的。

同时,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个性的,直接透过商家从生产厂商为需求定制化,这其实就是未来商业帝国的假想,但我认为这也不是假想,是未来任何一个2C的公司所要做到的。

人们想做智能耳机,如果不用这个思维想你所在的产业,在我看来都是过时的,都是容易被淘汰的状态,这是所有2C公司面临的思考和考虑。

也许我们不见得能做成,我都不知道它有多大,但我们会努力往这个方向走。我敢肯定的是一定会有这个企业,在未来10年以后,只要是需求被数据化,提供的服务被数据化,连接点就一定是可交互的,里面会产生最多的赚钱模型,而且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一定是所有2C公司面临的情况。

如果今天你不往这条路上走,理论上来说我们就没有走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为什么反复讲“跨界”?

一、上下游跨界

跨界不是今天出现的,过去的企业经营过程中,其实也一直在努力跨界,即上下游跨界。

比如我在服装业,就看原材料的厂能不能控制,最好能控制。英国曾经第一次统治世界用的就是纺织品,听说欧洲另外一个国家也出羊毛,就过去把那个国家灭了,目的是不让它出产羊毛,所以做衣服到今天也还是领先,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跨界。因此,以前为什么有那么多侵略?为的就是原材料的夺取,这是上下游的跨界。

这种跨界是很容易理解的,后来各个国家反垄断法的出现也是为了防止这个事情。有了资本、股市以后,大家发现有一种跨界是横向的,但却没有联通性。比如典型的中国,中国早期A股公司只要上了市,有了钱,早几年大部分人做的都是房地产。

但现在这个事情已经发生变化了,过去的模型当中做得最好的是迪斯尼,迪斯尼在跨界的思维上有两点:

1、它对IP的理解跟其它影业公司不一样。

迪斯尼的市值应该是其它四大影业公司合起来的三倍,是过千亿美金的公司。迪斯尼一直保存着第一的状态。大体上所有的IP都是可延续的,这是生命时间的跨度。

2、IP一定是生产衍生品。

而且适合在迪斯尼乐园做一个售票的小区域。

这两点一定要考虑。

美国有一个反垄断法:反对影业公司买院线。因为迪斯尼当时要买,后来临时被其它影业公司给告了,所以就不允许买了。判完了以后迪士尼立刻做了一件事:把电视台买了,到今天为止,它的片子,即使在电影院不赚钱,在电视台还可以再赚一笔。另外它还有迪斯尼乐园,还可以再赚一笔。

所以大家在想,当它的IP是这样的,当它赚钱的方式多了两三种的时候,其它的影业公司跟它是没有竞争性的,把自己做好是必须的。我不同意跨界就不会把产品做好,但只是做好是赢不了的。

这个时代发生最大的变化是互联网来了,互联网干的事情有两个本质:

本质一:把可数据化的东西全部数据化,并且数据可被优化,把需求数据化、把产品商品信息化,把娱乐内容信息化,把可信息化的全部信息化了。

本质二:连接。过去连接大家想的很简单,就是人、平台、内容,现在发现新的连接就是把赚钱的方法全部连接进去,在互联网上赚钱的方法是只要用户接受平台都可以做的,比如用户要理财、要购物,用户也会阅读广告,用户也可以用打赏的方式给钱。

如果有一家公司跟你一样竞争,他做了跨界而你没做,就没得竞争了。

我们对跨界的认识,就是过去已有,但今天互联网时代加了数据流以后,这个跨界变得更加宽泛,而且变得更加有效率。这是任何一家2C公司必须要考虑的。

二、跨界有方

跨界是必须的,但跨界的危险是不跨界会死,当然跨界如果步子太大也会死。

我们尽可能在里找到一些线索,我们自己做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内容,这个IP是否可以多元化?是否可以适用于很多种品牌?
2、是否可交互化?
3、在这样的平台上的商业模式是否已经足够多了,而且足够自然?

以上是我问自己跨界是否有方的三个问题。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冯鑫对跨界的思考】http://baixiaosheng.net/7055

Previous Post 陈春花:总裁是怎样练成的

Next Post 马斌:腾讯对互联网+的深度思考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大侠

创业

百

  • 马云2018数字中国论坛演讲全文
  • 江南春:人心比流量更重要
  • 王慧文:从用户体验出发的一些思考
  • 徐新:新零售模式的三个关键点
  • 陈功伟:反思新零售
  • 董明珠:新时代要打造自己的品牌
  • 张旭豪致饿了么和百度外卖伙伴的信
  • 周晨:以小见大看品牌战略
  • 黄海:出口电商的新机遇
  • 吴健:回顾江南布衣创业历程
  • 曾鸣:区块链没有绝对的“去中心化”
  • 刘超亮:谈谈京东的组织与人才策略
  • 石阳中:大学BBS消亡史
  • 靖捷:天猫是阿里新零售的主力军
  • 傅盛:开放比勤奋更重要
  • 张文中:给40年的信
  • 曾鸣:从共识到信用的巨大跨越
  • 曾鸣:如何开好一场战略会?
  • 曾鸣:区块链的春天还没有到来
  • 叶国晖:2018新零售的五大趋势
  • 傅盛: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 马云2018中英商业论坛演讲全文
  • 胡文钦:对2C项目的理解
  • 宋迎春:Today 2018年战略布局
  • 马云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演讲全文
  • 孙艳华:我对新零售的思考
  • 郭山汕:零售物流的发展
  • 张小龙:谈谈微信2018年的计划
  • 岳丽:供应链的4个发展趋势
  • 曲凯:最成功的B类企业都在做供应链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品牌 马云演讲 阿里巴巴集团 天猫 淘宝店铺运营 互联网金融 京东 营销分析 逍遥子 内容产业 B2C 新零售 支付宝 周鸿祎 腾讯 傅盛 电商分析 淘宝规则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O2O模式
  • 农业电商
  • 探密360
  • 稻盛和夫
  • 网红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