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邓天卓:京东的互联网+实践思考
Published 4月 2nd, 2016 by 百晓生

邓天卓:京东的互联网+实践思考

2016年3月31日,邓天卓(京东集团总裁,战略发展与创新孵化中心总经理)发表主题演讲,百晓生原声呈现邓天卓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

没想到今天有这么多人,现在都说经济不好,没想到创业热潮一波比一波更猛。

我们进入O2O领域几年了,行业对O2O定义有非常多的版块,O2O非常大的机遇来自于,可以渗透纯在线公司没办法渗透的品类。今天中国零售线上占13%,还有87%在线下。如何提升线下零售商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接下来和大家分享我们的实践、思考,当然更多的是教训。

目前金融成本过高、房地产成本过高、人员成本过高、经济下行,大概三年前线下零售店流量下降,单一客户消费额没有明显增长。这几年如果营业额能够有个位数增幅在零售行业大会上,是可以讲讲成功经验的。

这几年是零售行业快速洗牌的过程,大家靠什么洗牌?我在会上听到最多的是线下企业抱怨线上:线上打破价格体系,让线下的人日子难过。全国零售商骂两个人,一个马云,一个刘强东。我们冤不冤?讲一下我们的解读。

一、为什么做互联网?

政府“提互联网+”,有几个原因:

第一,用户在那;
第二,生意在那;
第三,可以真的靠互联网重构自己企业的运营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进入另外发展的台阶。

还有一点,最近只要一个什么公司都要加上互联网,可能讲一个新的故事,在资本市场就有比较高的估值。我亲眼所见传统公司估值2亿人民币左右,因为讲了很好的故事,买了团队,公司估值一下到5亿,拿到了产业资源发展自己的公司。今天互联网人人都在谈论,因为所有资源、目光都集中在这里。

二、为什么做互联网?互联网公司有哪些特点?

第一,赢者通吃;

互联网公司能变得非常大,因为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只剩下一两家大的。过去两三年中,我们看到十几起十亿美金以上的投资并购,这个领域最大的那家效率最高,能保持经济体量的平衡。

第二,快者胜;

整个行业不像传统行业以利润估值,而是以增长估值,增长可能是用户数量、活跃、影响商户数量、影响深度,但整体评估体量不一样,可以给新的企业新的契机。饿了么,账面上可能是巨亏的,可能还比京东亏得多点,但它是有价值的公司,不是从利润获得,而是从产业链和对用户的影响估出来的。

第三,贴近用户需求;

不是以资源出发做资源变现,而是根据用户需求重新做资源整理、重构,跟着用户走。超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一家靠天然、好的资源出发。我听到一句话我们公司太好了,估计做互联网没戏,不会重新调整做互联网公司的结构,所以不过分依赖资源。

另外,每家超大型公司基本上是伴随着一次巨大的浪潮,这个浪潮在以前可能有PC互联网,可能有移动互联网,有社交,每一轮都可能在这拨刚兴起时,有新的品类搬到网上,这些公司就迅速建立起壁垒、迅速平台化。比如,京东涨起来大家很难想象,在美国电商平台是靠书这个品类涨起来的。

为什么中国B2C平台是由3C涨起来的?

1、3C过去15年的增速会让你吓一跳,商业模式高速迭代,永远对自己当前解决方案不满足,永远推翻自己,不是传统公司一套流程用几十年。

2、真正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公司发展成本结构不一样,是极高的固定成本和极低的可变成本,开十家店干十个亿差不多付一亿成本,但互联网公司早期门槛超级高,一上来就投一百亿做基础建设、开发系统、买流量、建仓储、养配送员,生意每涨一倍,成本增加百分之几十,过了成本临界点成长会非常快。

3、好的人非常贵,贵得难以想象。地产公司以800万年薪招三类、四类的人才,因为一类人才不会这么便宜。

非常多传统公司做决策是:这事靠谱成功我才做。互联网公司文化喜欢冒险、拥抱变化。这就是互联网公司,有20%的机会就干了,可能就抓住机会了。

第四,高速变化的组织带动高速变化的发展论。

组织多变是相辅相成的,高速变化的组织带动高速变化的发展论才是生态化的体系,才能带动大家高速发展。我们公司非常多事是从媒体上得知的,得当真,得去办,我们有一个口号是“为了老板吹过的牛而努力奋斗”。

三、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三条路

京东有一个副总监一年半时间做到副总裁,传统公司这个过程可能需要20年,在互联网公司有这个机会,它本身组织非常扁平,团队是非线性的成长。在传统企业前想进入互联网有三条路:

第一,自建互联网平台,灭掉京东平掉阿里。

这句话仍然有人在说,现在京东4600亿,居然有上千家企业说干掉京东、灭掉阿里,这是一个心态。大家都在自建平台,互联网上烧那么多钱,培养了团队,为全行业做了贡献是非常好的事。

第二,部分自建加强合作。

京东阿里一直宣传,今天互联网基础建设已经完成,用好基础建设能有效快速进入互联网,非常多公司选择这一条路。用好大公司的基础建设,来制定自己新的互联网策略。

第三,踏踏实实做产品,踏踏实实做用户,不懂互联网不乱碰。

我们看到非常多这种企业,线下经营做得越来越扎实,甚至达到国际的水平。

四、自建电商平台的成本

从过去两年我们差不多一直是市场上最大的接盘侠,我们前后投资收购各种公司,全行业摸了个底。抖一个市场平均的底,比如你想自建电商平台,成本是这样的:

首先是人,按照300人研发加运营,不外包,外包效率会更低,外包商要赚一笔,一年人力成本8000万。流量每个购买用户140块钱,不是注册用户,在你这完成购买的140块,规模到相当程度才能达到这种效率。早期可能一两千块或一两块都有可能。年总新用户一百万,差不多要1.4亿的,饿了么是这个数字,大约10元一单的补贴,每天两万单,这是B轮左右公司的规模,一年总量730万单,企业补贴7300万。

这是真实社会上的公司,我们看到它运营的情况。在它的年营业额4点几亿,营业额占差不多2/3时,这是很不错的,几乎没有走弯路做错事。这个领域进入门槛有多高,不用过多分享,如果想熬过固定成本建设期非常难。

接下来再算一个部分资金加上合作的成本。这可以形容描述一下,怎么用好今天已经在市场上水电煤基础建设。比如拿京东到家正在合作的超市做例子,同样做这些营业额,它的整体运营成本差不多三千多万,占营业额8%。按照线下平均15%-18%的毛利是赚钱的,对它而言营业额是增量。增量从哪里来?从京东对手那里来的。

经常被问到三个问题:

第一,O2O公司纷纷倒闭,该怎么看这个行业?

为大家举一个例子,我进入电商行业十几年,看着中国电商公司有的倒闭,有的做起来。从07年之后,在中国市场拿到一千万电商或准电商公司的有58家,现在剩下几家?可以看看纳斯达克上面还剩几家。这个行业仍然遵循互联网基础定律:赢者通吃,最后剩下一家到两家超级大平台,其它小的要么被吞并要么死掉。互联网到最后只剩下塔尖的公司,只剩下塔尖的人,非常多公司快速迭代倒掉,这都是这个行业自我更新、自我净化的表现。

行业机会仍然存在,因为从价值角度来讲,仍然在提升每一个行业的运营效率,满足用户新的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整个享受服务的体验。

第二,京东迟早碰供应链短路?

线下超市,这是京东看所有品类非常明显的自营思路,京东自己不断进行营业模式迭代和进化。有最适合这个品类的营业模式,比如3C数码适合自营高效流通,服装长尾的适合开放平台,这些靠商家把细节做好。生鲜、京东到家做得最牛的是O2O,铺到大街小巷的店里,店里发货送到用户手上。这个品类原来是O2O的模式,搬到线上发现成本很高,达不到供应链的效率。

第三,烧钱模式坚持多久?

京东一直在回答这种问题。为什么烧钱?因为要建立壁垒、合作基础建设需求。京东整个财务打平或负一个点,但手上攥着大量的货、仓储、人员。京东到家也在建立这个壁垒,我们品类标准化经验、定单体系、社会化库存管理体系、品类管理、众包物流等等,每一个环节可能未来要花几十亿美金才能突破产生竞争。烧钱模式坚持多久?更多的是要看这个商业模式给社会带来的价值有多大,整个资本市场对这个版块有多少认同。

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邓天卓谈京东的互联网+实践思考】http://baixiaosheng.net/7061

Previous Post 吴伯凡:真实的创业有多难

Next Post 吴声:谈谈品牌场景力构建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风云

互联网+ 京东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