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俞永福:跨界融合的三个特征
Published 6月 21st, 2016 by 百晓生

俞永福:跨界融合的三个特征

2016年6月21日下午,在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俞永福(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过去、现在、未来,给自己定位是创业者。在他看来,跨界融合符合三个特征,够大,够慢,够厚。百晓生原声呈现俞永福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永福,最近很多朋友问我:永福你混娱乐圈了。我自己也在找感觉,但是跟我太太说的第一句话一定不是进娱乐圈。到今天为止创业十年,到今天,到未来,有一件事情我对自己的定位没有变,永福自己是什么人?“创”。过去、现在、未来,我给自己定位是创业者。2005年,我在思考去创业的事,背后的核心原因还是相信实业兴邦,任何时代都有机会,任何时候我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抱怨,但最终能推动整个产业、行业、民族的发展还是靠事业,所以我相信实业兴邦,做任何业务,我把自己定位为实业的创业者。

现在互联网从一个行业很快变成了一个产业,跟所有行业都产生交集,所以跨界融合现在是主旋律。今天分享的现场还有两位老师,一会儿请他们自己介绍一下自己现在认为自己是哪个专业,就是郎永淳老师和张泉灵老师,都是大家在电视上非常熟悉的两位老师,各个行业都在产生融合,过去几年非常热闹的是所有的产业前面都加“互联网”三个字,市值就高了十倍,比如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好像现在还没有叫互联网房地产的,如果加互联网房地产,估计市值也能乘以十。这其实是过去几年一个很重要的主旋律。但在这背后,我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感悟,即关于跨界、融合和敬畏三个关键词。

跨界、融合。移动互联网本身是两个产业的融合,其实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跨界融合,只是这两个产业本身都是技术产业,所以大家的感受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在2006年我在移动互联网创业时,很明显能够感受到移动互联网产业有很多是PC互联网时代大家所不理解的机会、困难和挑战。在过去两年,我带的高德的业务,本身目标是做好一张活地图,它其实是移动互联网和地图这两个产业的跨界,在过去两年高德大发展过程中,我自己比较理解或非常小心敬畏产业融合时,这两种基因如何更好的让一个组织、让一个公司能够往前去发展。这是我们看到跨界融合本身需要两种的基因(互联网基因和非互联网基因)。

跨界融合符合三个特征,哪些产业在跨界?

第一,够大,互联网手机够大的产业基本上都存在跟互联网交集变成一个新的大产业的机会,像手机,人都需要这个产业够大,就是第一个核心的要素。

第二,够慢。大家看到的电视机,我非常痛恨遥控器,几十年为什么长得一模一样,就不能把音量和频道键变成两个不同颜色的橡胶按钮吗?每次看到遥控器上一堆按钮,也不知道做产品的人怎么想的。

第三,够厚。这么多人来了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比如互联网和金融,有钱的地方大家都去抢钱,这是最俗的,互联网金融今天有正面,有负面,就是因为它从利润的角度是够厚的。未来还会有很多产业很难定义是传统产业还是互联网产业,还是什么产业,但一定符合这三个特征,三个“够”。

这是我进高德公司没多久,跟大家分享的一页PPT,最重要的是融合的产业,什么是灵魂,什么是肉体?对于互联网基因和非互联网基因,面对未来,大家如何看待这两种基因的融合,看待这两种能力在组织里的价值,其实我非常敬畏非互联网能力,其实它会影响这种产业跑得更远。互联网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思考,是一种方法,能够保证我们比原来的做法跑得更快,但实际上它是定语,不是主语,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互联网什么。

比如我开了特斯拉没多久,那辆车现在就不怎么开了,原因很简单,互联网部分都够,但是发现最大的用户体验是需要汽车的那部分还要走得路很远。所以这就是本身两个行业跨界里主语和定语的关系,我非常非常敬畏,任何一个企业从实业的角度去发展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永续经营基本的原则,所以让整个企业如何走得更远,传统的专业能力其实会是这家跨界融合企业的灵魂。这就是我告诉自己,我是我告诉我的团队的,千万别让肉体跑丢了灵魂,请保持对非互联网的敬畏。

今天我们自己不是很容易用一句话定义清楚你是什么行业的背景,在做什么样的产业或行业,但是面对未来,我们做的实际上都是实业,如何用一种创业者的心态做好一份实业是我对我自己的要求,也是今天借着移动互联网的平台跟大家做的分享。

最后用我自己的名字,祝愿每一个生活在自我折腾年代的人永远幸福,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各自的成功。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给朋友们。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俞永福谈跨界融合的三个特征】http://baixiaosheng.net/7076

Previous Post 马化腾:腾讯将更专注于云服务

Next Post 李剑威:真格基金如何看内容创业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风云

俞永福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