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晓生

原声呈现

Home > 李皇孜 :新媒体不可或缺的公关技能
Published 7月 15th, 2018 by 百晓生

李皇孜 :新媒体不可或缺的公关技能

2018年7月15日,李皇孜(自媒体“公关界的007”创始人)进行“新媒体不可或缺的公关技能”主题分享,百晓生原声呈现李皇孜的观点。

我第一次到成都是2007年,今天是我第二次到成都。

1999年,我开始步入公关行业,大概做了19年的时间。真正专门做新媒体“公关界的007”是在2017年2月份的时候。

我毅然把我的公关公司关掉了,我不想做了,太辛苦,而且不太赚钱。看到别人做新媒体很赚钱,于是自己就进来了,结果发现原来做新媒体比做公关还苦。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真的要投身于新媒体,无论是为公司、机构或者团队来运作,首先应该回归一个初心的问题:做新媒体第一位重要的是什么?是内容,还是考虑商业变现?

第一位要你考虑的不是内容与定位,恰恰相反是商业,你要先生存下去。

为什么很多人买爱马仕、LV,越贵越好?

提到爱马仕,很多时候觉得它是一个经典的品牌,越贵越好。实际上爱马仕真正成功之前,绝不是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天生就是那么高大上的品牌。它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诞生于马具时代。

因为那时交通工具更多依靠的是马,所以当时很多的用具都是跟马相关的,汽车发明以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爱马仕面临倒闭,因为没有太多人消费了,它就开始创造新的需求。

无论投身于哪一个行业,第一位考虑的是如何生存下去,然后才去倒推我做什么才能赚钱。

今天,我们看到抖音上谁赚钱了,快手上谁赚钱了,微博上谁赚钱了。你去做三个月试试,甚至有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

新媒体要做到越大越强,除了身体累以外,最心累的是什么呢?当你做到越来越强、越来越好的时候,很多时候会出现所谓的流言蜚语,危机公关。

有人的地方就有公关。

无论是跟上司、客户、粉丝,还是跟投资人等各路人马,所有这些沟通之所以能够成功,可以说他们的PR是得体、到位的。

电影里《教父》里边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会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提议”。

公关的核心是什么?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而且我们能够建立一个良好的客群关系,一起愉快地玩耍。

具体怎么做?我从三个层面来分解。

一、跟客户的PR:

忘掉“媒体”的傲娇,做好服务

1.忘掉“媒体”的傲娇

“公关界的007”跟其他的号可能有很大的不同,365天,天天发的都是广告,而且这个广告也都必须是付费的,不付费我们就不发。所以,我们本身的定位就是强商业变现的,因为我们就是做品牌公关营销、案例总结评论的。

很多人会认为新媒体本身是一个媒体,其实不是。我们真正维护到很多的客户,其实是因为我们有一种服务的意识。我们跟客户之间的关系是服务的关系。

很多做了自媒体以后,心态好像就飘了、变了,觉得自己是一个媒体了,有这种傲娇感。

我们每次发完文章都会发红包推广。

好多人问我,李老师你们的阅读也不错,怎么天天还要撒红包,客户有给预算吗?

我说没有。既然客户对我是信任的,我们为了更好的效果、更好的传播,这样做是应该的。

所以,我自己都会在对应的各个群,比如汽车的客户就会在汽车群里、房地产的就会在房地产群里做精准的推广,不遗余力地保证效果。

2.服务至上、无可替代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是服务至上的,刚才也有嘉宾分享到说用心。

因为我们其实是偏图文类的,不像视频的那么有视觉冲击,也不像音频那么动人,所以有时候看的会比较枯燥。

那在文字的驾驭能力上要求就会比较高,不仅要有专业度、深度,还要写得有趣,还要符合读者喜欢干货的需求,还要满足广告主的商业的需求,多个因素都要做平衡。

所以,我每次都会不断地改稿子,经常改到这个稿子我都不想写了。前天一个稿子都夜里两点多了还改,我真的是不想写了,坐在那我都想哭,我说我都50多岁了,为了这么点钱我还在这遭罪,我何必呢我。

我说求求你们以后不要跟我合作了,但是合作完了以后,他们又来了,真的是虐我千百遍,可是看在钱的份上,我还是待你如初恋。

但是我会觉得,我跟很多新媒体的意识有点不一样,我是把客户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客户爸爸,没有钱我也活不下去,对吧?

有的是靠粉丝打赏,绝大多数的新媒体是广告主的,或者是电商的,当然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更好就了。

我自己的一个心得就是:服务意识,你不要以为这个关系颠倒过来,你是媒体了,你是大咖了。

纽约时报写过一篇文章,说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像中国人这么的勤奋,而且那么喜欢赚钱。

前不久我在欧洲旅游的时候,转了十几个国家,回来后,有一个切身的感受:

我是人还是每天拉磨的驴?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开始琢磨,今天的稿子能不能过得去?客户的钱又收了?阅读会有多少?效果怎么样?后天呢?钱打了没有?

我每天在想着什么,我活的意义是什么,我前半截已经入土了,后半截能不能活得有意义点。

当然了,我没有那么多的钱,像我徒弟,他93年的每年也赚一千多万,比我赚的多了去了,每天夜里多三四点钟,有时候就打电话给我说师父我好焦虑,微博好像不太赚钱了,短视频布局也不太好了,最近区块链比较火。

我记得有一个大师跟我说过:

当你想赚钱的时候,其实赚不到钱。当你用心做的时候不想着赚钱,钱一定会到你身边的。

每年大年初一那么多人去烧香拜佛,保佑赚1000万,我也经常去,包括去泰国,我也专门飞过去求神拜佛,今年保佑我3000万,我天天打开我的手机看,没有增加。

但实际上,我做一年多新媒体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初三初四初五,人家在过春节的路上,我们还忙着写稿子、发文章,蛮可怜但也很快乐。

二、跟行业的PR:得饶人处且饶人,互助友爱

我去巴黎采访一个中法论坛的创始人时,他说:人活着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子的吗?干什么不痛苦,舒服是给谁的?舒服是给躺在棺材里边的人的。

如果你想过得幸福,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如果新媒体刚好是你喜欢做的事情,你就去做。一定是你喜欢做才行,如果仅仅是因为看到张三李四王五他们赚到钱了,融到资了,你去做,一定会失败的。我个人会觉得,喜欢再加上自己的专注与努力,这个是比较重要的。

三、跟粉丝的PR:接受一切批评与建议

很多时候,好多人说不知道粉丝想要什么东西,应该怎么样去吸纳粉丝的这些需求?我们每一次写完文章发出去,晒的批评建议会比较多。别人会比较纳闷,写的批评那么激烈,你为什么还晒出来?

我说,因为我们心里坦荡荡。我认为他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了,我尊重他,他也是我的上帝,所以我们会维护他发言的权利。大家在交锋过程中,用时间来证明哪一个建议是适合你的。

所以,对于粉丝很多批评性的建议,我们基本上都是百分之百的接受,但不是说采纳。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 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

所以做新媒体的,在接受粉丝批评的时候,不要太高看自己,不同的声音是应该接纳的。

1.正知正见正念

做媒体是有一个底线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的、道德的、原则的一些底线,真的是不能碰的。

钱其实什么时候都可以赚,但是基于什么样的一个大环境,我们心里都比较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2. 心里有阳光,每天都是晴天

如果你问“公关界的007”这个号像谁?我觉得它就像我自己一样。

我想通过这个号,给大家提供一些自己探索的新案例,营销的一些价值,跟大家分享,像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所说的一样:

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心里有阳光,每天都是晴天。

与各位共勉!

©以上内容由百晓生(BaiXiaoSheng.Net)采编
☞如果您认为该文章不错,请转发至朋友圈。传播原声观点,启发独立思考!
【百晓生:李皇孜谈新媒体不可或缺的公关技能】http://baixiaosheng.net/8116

Previous Post 曾鸣:新物流核心是物流协同

Next Post 曾鸣:商业生态建设的 4 个诀窍

百晓生

百晓生,DT时代商业观察者。

武功

营销分析

百

  • 陈春花:迈向数字化产业新时代
  • 干嘉伟:To B销售要回归本质
  • 汤道生:C2B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
  • 2019马云马斯克对话全文
  • 陈春花:数字化时代的组织管理
  • 2019第二届智博会马云演讲全文
  • 张川:平台创业的5道坎
  • 彭蕾:什么是阿里不变的根基
  • 章燎原:三只松鼠上市之际的思考
  • 王冉:打造“强中台”型内容公司
  • 王慧文:新零售模式的演进和思考
  • 陆奇:技术驱动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 干嘉伟:谈谈管理与选择的智慧
  • 漫天:阿里妈妈新营销、新增长
  • 马云:企业家要在困难中寻找机遇
  • 卫哲:B2B的七大核心关键
  • 卫哲:谈谈新铁军的打造
  • 逍遥子:谈盒马的组织和文化建设
  • 马云:做企业就像农民种地一样
  • 行癫:阿里云十年再出发
  • 侯毅:2019年新零售填坑之战
  • 蒋凡:聚划算的3个新目标
  • 彭蕾:我眼中的HR
  • 曾鸣:谈谈未来企业和商业形态
  • 曾鸣:再谈网红电商
  • 李志刚:内容创业的想象空间
  • 陈林:今日头条启动生态升级
  • 宿华:快手希望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
  • 胡斐:卖好车的B2B方法论
  • 张楠:西瓜视频这两年

晓

创业 企业管理 马云 经济趋势 成长 O2O 淘宝网 马云演讲 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 内容产业 营销分析 淘宝店铺运营 京东 互联网金融 天猫 逍遥子 新零售 B2C 曾鸣 支付宝 腾讯 周鸿祎 B2B 电商分析

生

2017年11月27日,百晓生启用短域名bxs.fun(谐音: 百晓生点饭),手动输入,快速直达,也可扫码访问本站

.Net

  • bxs.fun
  • 乡村网红学院
  • 探密360
  • 数字乡村
  • 稻盛和夫
  • 马云演讲

百晓生

DT时代商业观察者。记录电商变迁,思考商业未来。
BaiXiaoSheng.Net@2011-2020